反渗透设备运行参数异常怎么办?解决办法大合集!
在反渗透设备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运行参数异常的现象可谓时有发生。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运行参数变化主要以下几种:运行压力增高、运行压力降低、系统压差升高、系统压差降低、系统产水量增大、系统产水量减小、系统脱盐率升高、系统脱盐率降低等等。为保障反渗透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文现就对上述参数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和探讨。
☾运行压力增高☽:
先确认压力表/变送器的准确度,然后进行下面的判断:在运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渗透设备运行压力的大小一方面能够反映反渗透膜给水流道的通畅与否;另一方面能够反映反渗透膜脱盐层内透水孔道的通畅与否。因此,凡是可能引导起RO/NF膜组件进水流道阻力变化或者引起R0/NF膜脱盐层内透水孔道阻力变化的因素,就可能对系统运行形成宏观的影响。只有两种因素导致膜系统的运行压力升高而被认为是正常的,系统并没有发生故障。这两种因素一个是进水温度下降,另一个是产水通量人为地提高。除去这两种正常因素之外的其它情况下,系统运行压力升高一般反映了系统存在故障,或者污堵进水通道,或者污堵膜面透水的微孔。
☾运行压力降低☽:
先确认压力表/变送器的准确度,然后进行下面的判断:导致反渗透设备运行压力降低的正常因素也有两种。一是运行水温升高;二是运行通量下降。这二者膜系统的影响是可逆的,因此,不算故障。引起膜系统运行压力下降的非正常故障包括膜发生氧化破坏、膜片发生严重破裂、产品水管发生严重破裂、产品水连接管发生严重破裂、大量0型圈破裂、高压泵或变频器故障引起进水流量下降等等。前五种现象发生时都伴随着产水量增大或大量增大,脱盐率严重下降,压差可能有所增加。而高压泵/变频器的故障则产水量会下降;脱盐率有所下降,不是十分严重;压差会有下降或严重下降,视进水量下降的程度而定。
☾系统压差降低☽:
先确认压力表/变送器的准确度,然后进行下面的判断:一般来讲,运行条件不变时,反渗透设备膜系统的压差是不会随便降低的。所以故障引起压差降低是比较稀有的情况。一旦系统(段间)压差真的降低了,意味着流道阻力变小。那么导致流道阻力变小的正常现象和异常故障有哪些呢?正常现象主要是进水流量变小导致线性流速变小,从而流道阻力变小,宏观上表现为压差降低。这时,膜系统并未发生污堵或故障,因为它们是可逆现象。故障诊断时,应该将这种正常现象区别开来。导致系统(段间)压差降低的主要故障是微量有机物的致密污堵。这种污堵由于有机物的量很微少,因此对流道阻力没有形成明显的增加;另一方面,污堵层很致密,导致产水量下降很多,浓水流量大为增加,宏观上表现为系统(段间)压差不升反降。不过,这种情况下,压差不会降低很多。
☾系统产水量增大☽:
先确认压力表/变送器的准确度,然后进行下面的判断:引起系统产水量增大的因素包括正常因素和故障现象。正常因素有3个:一个是进水温度升高,进水粘度减小,宏观表现为透水系数大为减小,产水量增加;另一个是进水压力人为升高,引起通量上升,产水量增大;第三个是进水TDS下降数千ppm或者更多,同进进水压力、进水温度不变。这三个因素引起的产水量增大并不是膜系统故障,因为它们是可逆现象。引起反渗透设备系统产水量增大的故障现象包括轻微氧化、严重氧化、RO/NF膜片被严重机械划伤、RO/NF膜片严重破裂、产品水管破裂、适配器破裂、大量0型圈严重破裂等等。氧化破坏使膜片形成了更大的孔径,这样产水量就根据氧化的程度或多或少的增加,同时伴随着脱盐率的下降。各种对膜及其附件的机械破坏导致产水量上升,是因为给水/浓水与产品水之间形成了短路,这种故障同时伴随脱盐率下降。停机后打开系统,机械破坏的痕迹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具体可参考《反渗透设备运作参数如何设定?方法看这里!》的相关内容】
对于反渗透设备而言,保障其运行参数的稳定,是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的重要先决条件。为此,在实际运行该设备的过程中,用户定要密切关注每个运行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更大故障的发生,节约不必要的维修成本。